无惧调整!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220亿港元,阿里、腾讯获加码

无惧调整!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220亿港元,阿里、腾讯获加码

竹子里有 2025-02-25 科技报 11 次浏览 0个评论
无惧调整!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220亿港元,阿里、腾讯获加码

南向资金无惧调整,爆买港股。

2月25日,南向资金净买入220.33亿港元,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约128.90亿港元,深港股通净流入约91.42港元。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今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第二,还创出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第五高。

不过,港股三大指数当日震荡下跌。截至2月25日收盘,恒生指数、科技指数、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.32%、1.57%、1.39%,分别报收23034.02点、5698.82点、8499.19点。

南向资金是推手

2月25日,南向资金成交额1604亿港元,几乎占当日港股总成交的半壁江山,全天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达220.33亿港元,创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第五高。在近三年中,220亿港元的净流入规模仅低于今年2月18日的224亿港元。

个股层面,据Wind统计,阿里巴巴、腾讯控股、理想汽车当日均获南向资金大手笔加码,净买入金额分别为66.45亿港元、22.07亿港元、11.36亿港元。此外,中芯国际、小鹏汽车、小米集团等个股也呈现南向资金净买入态势。

其实,在科技股的推动下,港股自1月中旬以来开启了迅猛的反弹行情。截至2月25日,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27.54%,恒生指数年内涨幅14.83%,在全球重要指数中均名列前茅。

而南向资金成为港股爆买的主力军。Wind数据显示,2024年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市场,成为港股重要的增量资金,2025年初至今累计净买入规模达到2391.72亿元,仅有5个交易日为净流出。

2月18日,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达224.23亿港元,不仅创出年内新高,还创下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第四高。当日,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.54%,再度刷新近三年来的收盘新高。

2月17日至2月21日一周,南向资金大幅流入512.1亿港币,是前一周流入额217.7亿港币的2倍。从个股结构上看,南向资金买入较为集中,流入阿里巴巴、中国移动、中芯国际、快手等个股较多,流出美团、腾讯控股等,其中阿里巴巴上周大幅流入173亿港币,占全周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的三分之一。

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以来,腾讯控股、阿里巴巴、中芯国际、中国移动、工商银行是被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前五的公司。其中,南向资金对腾讯控股、阿里巴巴、中芯国际的累计净买入金额均在百亿港元以上。

中信建投证券认为,南向资金将继续成为驱动港股上涨的重要力量。一是内资和外资的资金成本差异为南向资金的流入提供依据。国内利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,而美国则维持高利率,导致以中债为锚的港股股债收益差很高,以美债为锚的港股股债收益差偏低。因此内资流向港股的意愿显然较外资更强。二是考虑到美国今年大概率降息节奏放缓,预计这种现象还会持续较长时间。

“总体而言,在当前中美利率分化的背景下,外资配置意愿不及南向,促使着南向资金成为港股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。”该券商分析指出。

申万宏源策略团队研报表示,近年来,港股通资金占大市成交比例不断抬升,2024年四季度至今,港股通资金占大市成交比例在多数交易日均为20%至25%的区间内,港股通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。

港股是否能“长牛”?

港股本周两连跌后,会否影响行情后续走势?

“港股长周期牛市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经确立了,当前是牛市的延续。全年维度,延续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熊转牛,中枢继续上移。港股的三大长周期目前均处于底部回升的状态,因此牛市将持续。”中信建投证券这样判断。

星石投资高级基金经理汪晟认为,港股领跑是因为港股市场中,有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定价处于极低的水平,这些公司和美股公司做着相似的业务,但估值定价可能差了一倍都不止,其中一定存在着部分非理性因素,或者说非基本面因素。当非理性因素逐渐消失,由于港股定价价差较大,就会出现大的修复空间,这并不是基本面层面可以解释的。后续港股市场可能会从大幅折价,逐渐转向平价,甚至会出现溢价,目前正处于这一过程中,相信港股市场中长期优质股权将会得到更公允的定价。

短期内,国金证券判断港股“躁动行情”将延续,以情绪扩张(有透支但并未极端)和增量流动性为主导。今年下半年,港股或迈入“牛市”,先决条件一是分子端对内地基本面修复更加敏感;二是分母端更加受益于外资重新回流人民币资产。

“往前看,阿里财报超预期或成为本轮中国资产重估的又一里程碑,市场或由交易逐步转向由盈利预期/盈利验证驱动的中长期资产配置,行情扩散下本轮或更加可持续。中期维度,我们继续看好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行情演绎。”中泰证券表示。

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陈熙淼指出,需重视2025年港股市场定价权体系的重塑。伴随内资显著增配港股市场,2025年定价权体系将较过往发生系统性变化。本轮港股成长行情已有明确印证,内资主导、外资跟随的特征明显。后续,宏观预期虽时有波动,但这一趋势中期已经确立。

配置思路上,国金证券建议拥抱AI,重视资讯科技(传媒、计算机)+可选消费(商贸零售、消费者服务、纺织服装、汽车)。

中泰证券建议维持哑铃型配置思路。首先,配置在DeepSeek发布催化下盈利预期有所上修的港股互联网与科技硬件标的,把握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机会;其次,挖掘受益于AI产业发展、自身具备景气上行或政策面边际改善且有空间的板块,如港股创新药;同时,盈利预期相对稳健的红利标的,同时在科技重估扩散行情下有受益机会的,如通讯等,仍可作为底仓配置选择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,本文标题:《无惧调整!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超220亿港元,阿里、腾讯获加码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